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双11”预售已早早拉开帷幕。双1110月31日,广州广东省广州市消委会发出“双11”消费提醒,市消倡议消费者提前做好购物攻略,提醒按实际需求理性下单,消费需购性下多一些规划,买理少一些后悔。双11
提醒一:多方横向比价,广州不漏过限制性条件。市消广州市消委会提出,提醒根据往年经验,消费需购性下促销期间有可能存在“预售优惠价不一定真优惠”的买理问题,例如先提价后打折,双11虚构原价,广州预售商品的市消赠品数量比现售商品赠品少等。
对此,广州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可通过多个平台横向比价,对同一商品的价格差了解得越清楚,越有助于判断所谓预售优惠价是否真实可信。同时,还应仔细翻看商品评价,尤其要关注追评和差评内容。
另外,既要注意区分“到手价、尾款价、预售价”等计价规则,还应特别留意红包、满减、优惠券等的使用范围、使用期限等限制性条件,避免因未看清或记混而错失优惠额度。
提醒二:谨慎理性下单,不脱离平台交易。直播带货是“双11”的重要促销渠道之一,但部分直播间也存在刷单造假、流量造假、质量低劣、虚假宣传、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对此,广州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要选择信誉高、口碑好、售后服务完善的直播间。不被主播所渲染的“全网最低价”“秒杀”“数量有限”等话术所蒙蔽,避免盲目冲动消费。不脱离平台进行私下交易,拒绝直接转账或汇款到私人账户、点击陌生付款链接或扫二维码等不合理的交易要求。
提醒三:关注保价条款,不忘随手取证。部分平台和商家推出“保价服务”,承诺保价商品一旦在保价期内降价,消费者可向平台或商家发起保价申请,经由系统核算差价后便可获得相应补偿。但是,不排除个别商家为了不履行承诺而以提前下架商品的方式使系统无法核算差价,从而导致未能随手取证的消费者陷入维权困境。
对此,广州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提前了解和区分不同平台、商家之间的保价服务内容,尤其要对保价范围、期限、补偿方式等条款具备较清晰的认知。对于看不懂的条款,应及时咨询客服人员。养成随时随手保存购物凭证的习惯,诸如保价条款、商品价格、商品说明、促销用语、咨询记录等页面截图,均可在发生消费纠纷时作为维权凭证。
提醒四:清点家中存货,不囤积过多商品。“双11”强力促销攻势易激发囤货心理,但像化妆品、护肤品、食品等需要在一定期限内使用或食用的商品,如果囤积过多,可能出现“还未拆封就已过期”的情况。
对此,广州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购物前先针对家中存货进行清点,以确定需要补充或新增的物品类别和数量。结合整理过的存货情况与实际需求,提前做好购物规划,不因一时冲动而过度囤货,避免造成浪费。
责任编辑:赵英男Copyright © 2002-2017 石家庄康华医疗器械厂医疗器械 版权所有 TEL: 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邮箱:admin@aa.com
友情链接:
南沙丝苗米入选2024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福建首个住宿服务类退订纠纷处置规则发布
快评丨声声不息推进乡村文脉传承创新
北京海淀:行刑衔接打击恶意索赔行为
过大年别宅家!惠州现实版“绿野仙踪”攻略速收藏
四川自贡:维权先锋显担当 力促解纷高质效
浙江湖州:“三个提前”助推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
黄福传:用陶瓷美化乡村,打造广东版“景德镇”
特供酒专项治理
北京石景山:专项检查汛期流通领域食品安全